跨進明星賽的那一步:Joel Embiid

講到Embiid跟明星賽的「孽緣」,故事就不得不從推特講起。去年一月底,在觀眾投票中對騎士中鋒Kevin Love達成北風北海底撈月的大反超後,卻在球員投票與媒體投票中應聲下沉。的確,去年的Embiid在回歸球場後不可思議的表現加持之下,終於讓他擺脫了諧星的角色,但背後有關健康的問號卻如魅影一般揮之不去,加上上場時間不夠多也的確讓大家有所疑慮。但Embiid失望的反應卻十分富有玄機,把事情跟剛結束不久的美國總統大選Hillary Clinton比Donald Trump普選票多相連結,也不知是有意挖苦,還是在耍嘴皮子,還是背後對於明星賽應回歸觀眾票選的哲理反應,總之令人不禁莞爾。

不過重點是:This time, the popular votes do matter.

請繼續往下閱讀



與其說是成績的進步讓他最終成為一個全明星,不如說獨特的人格特質跟另闢蹊徑的社群操作,讓他跨入了全明星的陣容。畢竟場上的天才少有,帶風向的天才在NBA倒是挺少見的。在這篇文章當中,我不會去過度強調Joel Embiid在場上的典型成就,而是讓你從另外一個角度認知到,他是一個真誠的搗蛋鬼,但也是個溫暖的天才。也是因為他用了別於常人的方式販賣他的人格特質,最終才讓他獲得全明星賽先發的肯定。





Joel The Philosopher






十六歲大,初次從喀麥隆來到美國接受正統籃球訓練的Joel Embiid,在剛到美國時其實深受文化衝擊所苦。他在喀麥隆家鄉的主力外語其實是法文不是英文,本來家裡希望送他去歐洲接受排球俱樂部的青訓,籃球在Embiid的人生當中是一個突如其來的變奏曲。在Luc Richard Mbah a Moute的協助下能解決的是訓練上的安排,但對Embiid來說他遠離的是他的爸爸媽媽,他感情很好的弟弟Arthur Embiid,以及他從小到大的舒適環境。陌生的語言、不習慣的食物、不一樣的同儕關係,對他來說都是一個惡夢。最重要的是,美國的小孩對非洲的現況缺乏了解,大多數都帶著異樣且先入為主的觀念看待Embiid的出身。事實上Embiid家在喀麥隆肯定是中產階級,爸爸是個愛打手球的軍官,若非經濟上算得上小康,如何能有餘裕培養Embiid打排球直到中學;而且Embiid在家其實受到很好的教養,所有曾經跟他成為隊友的人都會知道只要不跟Embiid打電動(XD),那他肯定是一個百分之兩百的好人。上面的小故事便是如此,他並沒有對隊友的偏見感到生氣與沮喪(或不這麼外顯),但他用了一種讓人搞不清楚是真是假的故事來幽了隊友一默,到處說自己在非洲時幼年就殺過獅子,而且這是非洲男孩子「強大的象徵」。一傳十、十傳百,高中大學的隊友似乎都信了他的殺獅傳說。但事實上他最後用一種模稜兩可的玩笑態度否認了這件事情,他只是想挖苦美國社會對外的無知與荒唐,並宣洩他當時還是個男孩時面對這種挖苦的真實心情。

請繼續往下閱讀

事實上在這個聯盟當中你要當一個好人,也許關乎的不是你人格特質上是否受到尊敬,而是看你有沒有好好打點重要人物:記者、其他明星球員、公關公司,不一而足。很多人說聯盟現在變得虛假,推特的互動、記者會得體的發言、與他人互動溫馨的橋段、甚至是慈善行為,通通變成籃球綜藝化的一部分。這些暴露在媒體上的模範生行為,只要有八成是事實,那美國社會應該早就變得歌舞昇平一片祥和,TMZ也早就該島避了。而我們知道事實上並不是,籃球產業從AAU開始就充滿掮客,一直以來的謙遜有禮好孩子都是一個生產線生出來的,若不等到婚外情、脫序行為的發生,直到許多明星的幻滅,大家才會知道這些才是球員事實上的樣子,而不是the Players Tribune上特級文膽幫忙描繪的如此光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