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待Dirk的投籃,Holger簡直把它當成了一項科學實驗,他計算籃球大小與籃框高度之間的關聯,計算投籃者出手時手指加諸在籃球上的壓力,他調查了音樂領域的好比鋼琴家與小提琴家,他想要知道他們手指與樂器之間的fine touch為何?這些調查可以幫助他完善他的模型(一開始是用紙筆,後來他自己設計了一套電腦程式),並追尋一個完美的出手模式,他想要套用在Dirk Nowitzki身上。
盡量去了解它,Holger這麼說,你可以知道最細微的變化,不管在生氣或者愉悅的狀態下投籃,你都能夠抓到感覺,而當你完全能抓到感覺時,你將會知道在哪個地方投籃你會犯下最多錯誤,如果你還能夠及時更改並把球如你所願地投進去,到那個時候你就可以再嘗試那些看似更”不合理”的投籃了。這個希望為Dirk創造一個穩固的”投射模式”,不受場上激烈碰撞或快速步調影響的念頭,起源於Holger知道Dirk未來在籃球場上將不會有高爾夫球選手每次揮桿前可調整自己揮桿模式的餘裕;或者像棒球打者站上打擊區時,可以保持固定的揮棒姿勢;或者像小提琴家,可以站得直挺挺,並在全場觀眾接安靜無聲的情境下演出。Dirk的對手在球場上會利用各種方式破壞他的身體平衡,那些美國土生土長的球員會在身體和心理上不斷碰撞壓迫他,因此Dirk若要真的闖出一片天,Holger心想,他必須要有一種不管在任何狀況下(呼吸急促或失去平衡或害怕失敗的心理)都能夠穩定地將球送進籃框的能耐。
請繼續往下閱讀
Holger鼓勵Dirk要優雅但強悍,他要Dirk帶著他的懷疑繼續下去,並知道比賽時何時該放下他的思考,讓他的直覺引領他的身體。Holger告訴Dirk應該要對他在德國生活歲月的各方面都保有好奇心,因為這樣的質素累積下來,終究會轉變他的打球風格,成為一個獨一無二的存在。
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Dirk與Holger首次相遇時,Dirk正在思考是否要休學而專心在籃球上?但Holger堅持Dirk必須要完成高中學業,他甚至幫Dirk安排了數學和化學的家教,而每當Dirk不想練習學科時,Holger就會禁止他碰球,並且嚴正地提醒他:如果你想成為一名好球員,你必須要自己學會怎麼學習(you have to learn how to learn)!
然而,這樣一個完全由Holger設想出來的科學實驗,真的能夠在現實世界中執行嗎?理論真的可以在真槍實彈的美式籃球戰場上發生作用嗎?要說當時Dirk與Holger完全沒有懷疑,恐怕連他們自己也不相信,但科學有一個很大的優勢,那就是它(理論上)對每個人都適用。如果我們來自一個足球國家,一個籃球被邊緣化到不能再邊緣的國家,我們就必須找出方法,一種可以讓我們迎頭趕上甚至超前的方法,Holger這麼說,當然(在當時)那是一個十分瘋狂且無稽的作法,不過Holger仍舊懷著實驗的熱情,一步一步地執行並檢驗它。
他們倆陸續地發現與證明,哪些方法有效該繼續,而哪些方法無效該放棄,那段研究跟發展,就跟爬階梯一樣。Dirk學得很快,這鼓舞了Holger,讓他更加放膽下去實驗,而掛在馬兒前面的胡蘿蔔,正是NBA。Holger告訴Dirk,如果有你這樣一個能在場上各個位置、各種角度都能把球投進的七呎長人,那麼我們將會改變整個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