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為聯盟戰績第一的密爾瓦基公鹿,面對次輪被熱火打到3:0落後的情形,縱使每隊都有各自的強弱,恐怕還是很難理解,何以公鹿竟似毫無招架之力般,一面倒的被連下三城。
NBA歷史上沒有任何一支球隊在0:3落後的情況下逆轉系列賽,客觀來說,公鹿本季的季後賽之旅幾乎已走到盡頭,當避免被聽牌這件事都做不到時,沒道理去憧憬「連續打出四場強度輾壓熱火的比賽」這種難度更高、機率更小的事情會發生,因此,本文將針對公鹿當前的困境進行探討,但更主要的目的是想探討某些迷思。
比數難看是一回事,但職業運動從來都很難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思維看待。
一、Khris Middleton不具備二當家的肩膀?
Khris Middleton是一開始不被看好的次輪秀,逐步打出身手後,身價躍居公鹿二哥的位置,檢視的標準隨之提高也是合情合理,畢竟去年暑假他雖然有在薪資上稍做讓步,但最終五年1.78億的大約還是到手了,這份合約的象徵除了對球員的尊重、球技的肯定、時空下的必然以外,當中也少不了球團的期許,那麼問題來了,Middleton的表現是否也呼應了這份合約?
本季季後賽場均18分6.8籃板5.8助攻,場均出手15.9次,平均命中6.4次,整體命中率40.2%,三分球場均6.1次出手命中2.2顆的36.7%的表現,而場均出賽時間從兩年前的39.3分鐘到去年的34.3分鐘,以及今年的33.1分鐘,逐步降低也反映在數據的變化上,17-18賽季的季後賽場均24.7分不復見,但這部分會牽涉到下一段的主題,這邊就先丟個問題:「如果增加上場時間,Middleton的貢獻是否也會顯著提升?」
請繼續往下閱讀
Brook Lopez也是,在既有的能耐與年齡的考量下,能夠在次輪有場均20.6分的貢獻,最倚重的外圍投射保持著5成的命中率,護框依然有其嚇阻力的情況下,最大的變化在於,Brook Lopez的外圍火力已經無法替Giannis開創更多禁區活動空間,初來乍到時能吸引防守者撲防而不敢過於內縮,如今熱火在防守策略上更願意讓對位Brook Lopez的人,除了伸手高舉外,身體隨時保持對Giannis協防的意識,從而使公鹿看起來主力都有做事,但偏偏就是無法徹底活絡。
請繼續往下閱讀
二當家的肩膀是什麼?熱火除了Jimmy Butler之外,陣中並無與之相近的球星,他們有其他優勢,比兵多將廣,公鹿的團隊戰力不遑多讓,甚至還有鮮明又具經驗的主將,Jamal Crawford在推特上發文表示,他認為公鹿需要一個攻守更為全能的球員,但這就忽略了Middleton在17-18季後賽的數據了,換言之,體系才是第二層應該被審視的部分(層級感覺更高的Paul George,季後賽期間,在快艇可有二當家的風範?)。
二、Mike Budenholzer該下台了?
G3賽後,Mike Budenholzer在訪談中強調,他並不後悔限制主力球員的上場時間在35分鐘上下,保全體能才能在關鍵時刻做出反擊,並且將勝利建立在團隊合作上,理念正確,但2:0落後的壓力和被聽牌的結果,不禁令人質疑:「此刻不搏,更待何時?」而事實上,Brook Lopez的上場時間從第一場27分鐘至第二場的32分鐘,再提升至第三場的38分鐘時,不難看出Budenholzer心口不一又不願面對的事實:「我的執教哲學被Erik Spoelstra的體系比下去了」。
請繼續往下閱讀
·
球場上是球員在真實的過招,教練團從旁指引,雖說是從旁,但有料的教練能夠從旁觀者清的角度讓當局球員不迷亂於糾結的戰局中,例行賽亮眼的戰績無非就是最好的背書,然而,Budenholzer的思維認定,把各個球員的定位設定完成並反覆操作後,理當建構出所謂的「體系」,即使這會讓主力球員挑大樑的機會變少,也有「持盈保泰」的立場足以說服球員接受這套體系。
當你的球商不是善於解讀比賽並自行見招拆招的類型時,Budenholzer的體系會讓你相信,團隊上下各司其職便能水到渠成,角色球員可以信之,但若是主力乃至於核心的球員,則得適時明白「將在場,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並試著找到其中的平衡。因此,我們會看過有些教練的戰術體系自成一格,球員們卻難以融入,有的教練則給予球員更多的發揮空間再見縫插針,Gregg Popovich是體系成熟,紀律嚴明又兼顧人和的代表,Budenholzer呢?